立冬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,其确定的依据是以太阳到达黄经225度为准。立冬不仅是收获祭祀与丰年宴会隆重举行的时间,也是寒风乍起的季节。有“十月朔”、“秦岁首”、“寒衣节”、“丰收节”等习俗活动。此时,在北方,正是“水结冰,地始冻”的孟冬之月,在南方却是小阳春的天气。下面,我们来欣赏史上那些伟大的书法家们的笔下的“冬”!关于“冬”字的解释历代书法家们的笔下的“冬”这是甲骨文中的“冬”,像是悬挂着一束丝线,这丝线的两端打上了结。古人整理丝线进行劳作,完成工作后防止散乱所以打上结,代表工作终了。这个字是“终”的初文。这两个字都是战国出现的“冬”字秦汉里的“冬”这两个字都是汉简出现的“冬”字《武威王莽新简》《额济纳居延后汉简》汉隶《石门颂》中丝线的部分已经演化为“夂”,冰的部分演化为“冫”。王献之行书《嫂等帖》笔下的“冬”,笔画尽力向左部伸展,右部紧收。柳公权楷书《大唐回元观钟楼铭》用笔爽利,这个“冬”看上去真有点冰冷的感觉。颜真卿楷书《颜家庙碑》厚重朴茂,这个“冬”看上去暖暖滴。欧阳询行书《千宇文》中的“冬”字婀娜多姿。苏大才子,很实在的“冬”,富有弹性。米芾这个“冬”字质朴简洁,运笔明朗。侧锋撇画直接转中锋,对比强烈。赵孟頫的字,就是清秀。杨凝式草书《神仙起居法》中的“冬”,不得不说这个字真有点仙风道骨的意思。王铎行书《五律柬姜司寇一首》中的“冬”一挥而就,行云流水怀素草书《自叙帖》中的“冬”用笔干练,潇洒出风尘立冬小诗细雨生寒未有霜,庭前木叶半青黄。小春此去无多日,何处梅花一绽香。——宋·仇远《立冬即事二首》奇峰浩荡散茶烟,小雨霏微湿座毡。肯信今年寒信早,老夫布褐未装棉。——宋·仇远《立冬即事二首》落水荷塘满眼枯,西风渐作北风呼。黄杨倔强尤一色,白桦优柔以半疏。门尽冷霜能醒骨,窗临残照好读书。拟约三九吟梅雪,还借自家小火炉。——紫金霜《立冬》秋风吹尽旧庭柯,黄叶丹枫客里过。一点禅灯半轮月,今宵寒较昨宵多。——明·王稚登《立冬》冻笔新诗懒写,寒炉美酒时温。醉看墨花月白,恍疑雪满前村。——唐·李白《立冬》—版权声明—文章来自网络,版权归原创者所有为传播而发,若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